近日涼意漸濃,不經不覺間2021年已過了大半。有人形容今年是經濟的復蘇之年,因為大部分的經濟指標今年以來都持續改善。這經濟改善的勢頭先是受惠於上半年非常強勁的貨物出口、其後固定投資重拾動力,而私人消費開支亦見持續改善。 隨着全球各地推展疫苗接種,全球抗疫工作進入了另一階段,部分主要經濟體陸續重啟經濟活動,加上內地經濟穩健復蘇,全球需求因而大幅反彈。在這背景下,亞洲區內生產和貿易活動十分暢旺,本港貨物出口總值在上半年急升30%,其後動力雖然略為放緩,但第三季增幅仍達22.7%。 近月本地疫情基本受控,市民增加外出消費。上半年本港的零售銷售貨值升8.4%,食肆總收益亦回升0.5%。過去數月受惠於電子消費券的發放,進一步提振了零售及餐飲業的市場氣氛。8月份零售業銷貨值的升幅達11.9%。相信即將發布的零售銷售及食肆收益等數據,都會反映到市面持續暢旺的氣氛。 出口表現強勁,內需動力逐漸恢復,帶動本港經濟在上半年按年顯著增長7.8%。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預先估計數字將在明天(11月1日)公布。從貿易和消費相關的指標看來,香港經濟的復蘇在最近數月更形穩固,因此我相信第三季的經濟增長數字仍然不俗,但考慮到今年上半年經濟反彈的速度遠較預期強勁,加上去年下半年比較基數較高,第三季經濟的按年增幅應會低於上半年。 經濟保持穩健的復蘇態勢,亦從勞工市場的最新數據可以見到。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今年初7.2%的17年高位大幅回落至第二季的5.5%,在第三季進一步下跌至4.5%,是去年第一季以來的低位。工資和薪金的增長速度亦在第二季稍為加快。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零售、住宿和餐飲服務業的就業人數亦觸底回升,合計在第三季按年上升3.5%。此外,營商氣氛普遍有所改善,有利商業投資活動的恢復。 展望今年第四季,因環球經濟增長已有見頂回落跡象,香港貨物出口的增速料將放緩。本地方面,就業和收入情況改善,加上消費券計劃效應,與消費相關行業的表現將會繼續得到支持。政府在8月中預測2021年全年經濟增長為5.5%至6.5%,按照目前的趨勢,我預計今年全年的實際增長數字應會接近這預測區間的上限。 雖然經濟保持穩步復蘇的勢頭,但要令聘用大量基層勞動力的行業受惠,經營環境及展望須持續改善。根據統計處的資料顯示,今年6月的平均工資率按年升幅輕微加快至1.1%。不過,以整體甲類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