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6月, 2021 起發佈的文章

九龍公園藝趣坊星期日登場

本財政年度首兩月錄赤字208億

政府公布,本財政年度首兩個月開支971億元,收入763億元,錄得赤字208億元。   政府表示,錄得赤字主要是由於薪俸稅和利得稅等主要收入大多在財政年度後期收取所致。   截至5月底,財政儲備為9,070億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30/20210630_190514_94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5月零售業銷貨值升10.5%

政府統計處公布,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96億元,按年上升10.5%。扣除價格變動後,5月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按年升7.8%。   5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中,網上銷售佔7.4%,該月零售業網上銷售價值臨時估計為22億元,按年升53.1%。   按年比較,其他未分類消費品的銷貨價值升27.4%;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升54.8%;服裝升12.6%;食品、酒類飲品及煙草升0.5%;藥物及化妝品升19.3%;汽車及汽車零件升28.3%;燃料升22.4%;家具及固定裝置升2.4%;鞋類、有關製品及其他衣物配件升9.4%;書報、文具及禮品升11.2%;中藥升18.8%;眼鏡店升13.4%。   另一方面,超級市場貨品的銷貨價值跌3.5%;百貨公司貨品跌6.2%;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跌0.5%。   政府表示,零售業總銷貨量在5月繼續按年上升,但由於訪港旅遊業在世界各地旅遊限制下維持冰封,零售銷貨量仍遠低於疫情前水平。   展望未來,儘管即將推出的消費券計劃應有助刺激本地消費意欲,但在缺乏旅客消費情況下,零售業經營環境短期內仍具挑戰。市民須更廣泛接種疫苗,創造有利條件讓零售業務全面復蘇。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30/20210630_163527_95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物管公司牽頭 響應外展疫苗接種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到環球貿易廣場視察物業管理公司與租戶透過政府外展服務接種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的情況。   這是首次有物管公司牽頭,集合大廈不同租戶參與外展疫苗接種,約250名啟勝管理服務有限公司、麗思卡爾頓酒店和大廈內國際金融機構的人員接種復必泰疫苗。   聶德權感謝啟勝和麗思卡爾頓酒店促成有關安排。他指出,不同公司的職員在同一大樓工作,不時會一起使用大堂和升降機等公共設施,接種疫苗可讓眾人同得保護。   他又呼籲社會各界與政府攜手推動「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運動,大幅提升疫苗接種比率,盡速建立保護屏障,讓社會早日回復常態。   企業和團體如欲為員工安排接種疫苗,可於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6時致電外展接種服務熱線3904 1490。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9/20210629_205615_75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新一批銀債下月20日起接受認購

政府公布推出第六批銀色債券,供2022年或之前年滿60歲的香港居民認購。債券年期三年,每六個月派息一次,息率不少於3.5厘,認購期為7月20日上午9時至7月30日下午2時。   銀色債券合資格認購年齡由65歲降至60歲,即1962年或之前出生的香港居民可以認購。   署理財政司司長許正宇表示,降低銀債合資格認購年齡,可讓更多市民在現時低息和不確定的投資環境下受惠於銀債的穩定回報,也可帶動業界開發潛力龐大的銀髮市場。    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貨幣管理)陳家齊今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說,新一批銀債目標發行額由去年100億元大幅提高至240億元,政府可視乎市場情況酌情提高發行額至最多300億元。   銀色債券的息率與本地通脹掛鉤,但不少於3.5厘。銀債不設二手市場,投資者如欲在債券到期前套現,政府會以原價及相應累計利息贖回債券。   銀債最高配發金額為每名投資者100萬元,即每人最多獲配發100手債券。   債券將於8月10日發行。合資格人士可在認購期內經20間配售銀行和24間指定證券經紀認購債券。金管局鼓勵市民使用電子或電話渠道認購,以減少社交接觸。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9/20210629_163203_74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太空館天象廳完成翻新 周四重開

香港太空館天象廳完成大型翻新工程,換上採用無縫拼接技術的新屏幕,為觀眾提供更清晰影像。天象廳下月1日重新開放,同日上映三齣全新節目,門票明日起開售。   這次是太空館自1980年啟用以來最大規模的翻新工程,主要為天象廳更換新的半球形屏幕,其他設備如數碼天象投影系統、音響系統、控制室和製作室也全面提升至最新技術水平,務求為觀眾帶來更優質的視聽享受。   館長李為君表示,天象廳屏幕現採用最新的無縫拼接技術NanoSeam,每塊屏幕之間沒有重疊位,不會像舊屏幕般將畫面分成方格,播放節目時畫面更均勻,色彩更亮麗。   天象廳開放後會上映三齣全新節目,分別是天象節目《天外有天》、全天域電影《古洞透天機》和立體球幕電影《穹蒼解密3D》,前座票價24元,後座32元,門票明日起於太空館票房和城市售票網發售。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9/20210629_190852_37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邱騰華盼社會支持海洋公園發展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表示,政府支持海洋公園繼續按其發展策略,將下園區發展為開放型設施。他希望社會支持和提供資源,令海洋公園得到正面和長足的發展。   邱騰華今日到海洋公園出席一項設施的開幕禮。他在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政府已向立法會提交《2021年海洋公園公司(修訂)條例草案》,他希望草案盡早獲通過,容許海洋公園擴闊其營運模式。   邱騰華又指,海洋公園董事局過去兩年花了不少時間討論未來發展方向,他相信新任行政總裁會帶領公園管理層,按照董事局和政府商議的發展計劃,做好所有改善措施。   談及香港電台,邱騰華表示,港台管理層按管治及管理檢討報告的方向行事,節目調配與安排屬港台自主範圍,商經局不會介入。   航空旅遊氣泡方面,他說,政府短期內會與新加坡檢視兩地情況,觀察新加坡處理疫情的成效,並考慮本港防疫工作面臨的挑戰。他重申,在防疫抗疫和恢復出行、促進經濟活動之間必須取得平衡。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9/20210629_170717_01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網上研討會加強港菲聯繫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今日連同菲律賓貿易和工業部合辦「香港---菲律賓:加強聯繫」網上研討會,加強兩地經貿、投資和科技合作。   研討會吸引逾550名商界和專業服務界別人士參與,商經局局長邱騰華發言時指出,東南亞國家聯盟連續十年成為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縱使疫情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香港樂意與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盟攜手合作,為疫後經濟復蘇和發展作出貢獻。   他指,香港不單是東盟與世界各地拓展經濟和建立聯繫的首選平台和主要渠道,更會成為東盟商界和企業的緊密夥伴,攜手開拓新市場,把握新的商業和投資機遇,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帶來的機遇。   邱騰華欣悉菲律賓的初創企業充滿活力,而香港具備大量人才、優良的科研實力、充裕的融資機會等,可為世界各地包括菲律賓的初創企業創辦人提供更多機會。他鼓勵菲律賓公司善用《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在內地尤其是大灣區拓展商機。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9/20210629_150934_43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聶德權感謝地產商響應疫苗接種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到銅鑼灣皇室大廈,視察華人置業集團逾200名員工、租戶等透過政府外展服務接種復必泰疫苗的情況。   聶德權感謝該集團與政府攜手推動「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運動,在大廈提供方便的地點,讓集團員工及其家人、租戶透過外展隊接種新冠疫苗。   他呼籲企業和團體鼓勵員工盡早接種疫苗,以大幅提升香港的疫苗接種比率,盡速建立保護屏障,讓社會早日回復常態。   企業和團體如欲為員工安排接種疫苗,可於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下午6時致電外展接種服務熱線3904 1490。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8/20210628_171924_92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5月出口貨值按年升24%

政府統計處公布,5月本港整體出口貨值按年升24%,進口貨值升26.5%,錄得有形貿易逆差255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6.1%。   5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938億元,進口貨值為4,193億元。   經季節性調整的數字顯示,截至5月止的三個月與對上三個月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值下跌0.5%,進口貨值則上升1.5%。   政府表示,隨着環球經濟復蘇,5月份商品出口續見強勁增長。輸往內地和亞洲多個市場的出口繼續錄得顯著升幅,輸往美國和歐盟的出口也進一步增長。今年首五個月的商品貿易總額達38,954億元,較2018年同期高位超出12.3%。   展望未來,主要經濟體的需求進一步恢復,短期內應有利於香港的出口表現。然而,環球疫情、中美關係發展、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仍然值得關注。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8/20210628_164137_41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消費券料可廣泛提振經濟

消費券計劃細節公布後,無論是政府、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或大小商戶,都積極解說詳情或推廣優惠。我在外出用膳或活動時,不時也聽到市民在討論有關消費券的登記程序、不同電子錢包的疊加優惠,又或各自的消費計劃。甚至有朋友說最近已因消費券相關的推廣而享受了折扣優惠。從揀選電子錢包、擬選購的商品抑或服務,又或精明消費的全攻略,大家談天說地時,多少也帶着些愉快感。可以預期,這股正向氣氛將帶動市民的消費意欲,有助消費券計劃發揮乘數效應,更廣泛地提振本地經濟。   不過,消費券的具體操作會影響市民的使用體驗,為使大家能更掌握詳情,我們四出為不同團體和界別講解相關細節,當中發現部分朋友對消費券計劃仍存有一些疑問,幾條常見的問題包括:   消費券將分期派發,市民是否需要每期都登記,才能收取? 不需要的,市民只需要登記一次,便可按時間表、分期收到消費券。   透過支付寶香港、WeChat Pay HK或Tap & Go拍住賞領取消費券,是否先要將第一期消費券用完,才能獲發第二期?  不需要的。即使第一期消費券未用完,第二期的消費券亦會依期發放。市民可以將收到的消費券合併使用。換言之,如果在收到第一期($2,000)後沒動用,在等到收取第二期($3,000)後,便可把兩張、合共總額$5,000的消費券一併使用。   透過八達通收取消費券,認可的消費範疇,是否包括交通開支?  交通開支屬於認可消費範疇,無論透過八達通或其他電子錢包收取消費券,都可將消費券用於這個範疇。   電子支付在香港未算很普及,我們具備推行消費券的空間嗎?  電子支付及網上購物是零售市場未來的主流趨勢之一,為市民帶來更個人化的產品及服務,也為商戶及企業開拓新的發展空間和創意推廣。消費券計劃帶來更大的誘因,讓大家一起走進使用電子錢包的世界。透過參與消費券計劃,全港市民將一起參與推動和建構香港的電子支付平台。   其實,使用電子錢包沒想像中那麼遙遠,即使是個別舊區的街市,亦有不少檔口已安裝了電子支付工具,從日常用品到街市鮮活、蔬果、小吃,不少市民為了避免零錢找贖,都傾向以電子錢包付款。昨天我繼續到訪不同地區的街市、排檔和食肆,與市民和小商戶交流,嘗試以不同的電子錢包繳付日常消費,這個沒有現鈔的消費體驗,感覺還很不錯呢!   電子消費券計劃的開展,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的疊加優惠,都會令消費者

特首:香港科技發展大有可為

譚鐵牛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文宏武總經理(紫荊文化集團總經理)、胡浩總設計師(國家航天局探月中心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葉玉如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各位國家航天科技團隊的院士、科學家、各位科研界的朋友、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早上好!我很榮幸獲邀出席今天的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式。我首先要感謝香港中聯辦、中國科協和紫荊文化集團為我們帶來一個非常難得的展覽,更要感謝訪港的國家航天科技團隊的每一位成員,特別是兩位畢生為我國航天科技作出偉大貢獻的傑出科學家,他們是戚發軔院士和龍樂豪院士。兩位年過80的院士和另外四位科學家及其他代表團的成員,過去三天走訪了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多所中小學,與學生分享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和最新情況,肯定令他們獲益良多。   我有幸兩天前在禮賓府宴請代表團,坐在龍老和戚老中間。兩個小時的交流讓我非常感動,也深受啓發。談到過去,他們說我們國家的航天發展比外國起步晚,開始時研發的條件差,依靠的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奮鬥、力求科技自主的航天精神。我想這就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次兩院院士的大會上所說的,我國科技工作者要做到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還是需要有那份形勢逼人、挑戰逼人、使命逼人、迎難而上的精神。   就是本着不斷追趕的拼勁,我國的航天科技發展可以說是一日千里,從兩彈一星到載人飛船,到過去兩年探測器成功登月和登陸火星,到上星期順利把三位宇航員送到國家自主興建的「天宮號」太空站,展開在太空逗留三個月的歷史性任務,充分體現了國家在航天科技事業上不斷尋求突破及開創先河,使國家在世界航天範疇現在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訪問團這次就帶來了國家去年成功登月取得的部分月球土壤,首次在香港公開展出,讓香港市民可以一同分享國家航天事業的驕人成就。   「嫦娥探月」工程對香港來說應該特別有親切感,但不是因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名字裏有「月娥」兩個字,是因為香港的高校參與了這個工程;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為「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研發「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此外,理工大學也曾參與國家首項火星探索的任務,利用頂尖的技術,為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選取着陸點,並研製了用於監察火星環境的「落火狀態監視相機」。我對香港的大學對國家航天發展的貢獻感到

循五方向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胡社長(財新傳媒社長胡舒立)、各位嘉賓、各位現場和線上的朋友們:   早上好!我非常高興再次參與財新夏季峰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疫後經濟形勢的一些看法。   引言   回顧過去,全球經濟在經歷危機後往往能總結經驗,重新出發。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令亞洲國家更重視處理對外的債務問題,過去20多年,亞洲各地的國際收支和政府財政狀況都強化了。2001年的科網股爆破,令大家都意識到成功的商業模式不能單純看流量。2008年的環球金融海嘯,次按危機敲響了衍生工具潛藏的風險,政府監管因而要在市場效率和風險管理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   每一個危機與挑戰都帶來蛻變的契機,甚至帶來下一個黃金期的孕育場景。科網泡沫爆破後,蛻變出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和以科技推動傳統行業的變革,就是很好的說明。   全球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重創了經濟、影響了政府行為和干擾了社會運作,這次疫情對未來經濟的啟示又是甚麼?面對疫情,如何穩住信心、促進經濟的復蘇步伐,以及做好準備,應對疫後的轉變和挑戰,是每一個政府今天的重要工作。即是如何引導「全球經濟 回歸常態」,也是今天峰會這個環節的主題。   全球經濟 回歸常態   全球經濟在去年第二季墮入深谷後逐漸復蘇,現在繼續在衝擊中運行。今年以來,受惠於多個主要經濟體的強力財政及貨幣政策支持,以及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計劃的推展,環球經濟動力明顯增強。本月初,世界銀行預測全球經濟今年會反彈5.6%,將會是80年來經歷多次經濟衰退後達到的最快增速;明年也許繼續仍有追趕式的增長。   隨着多個地區接種疫苗的人數增加,全球疫情總會朝着反覆受控的方向發展。然而,各經濟體的復蘇步伐並不一致,疫情受控的經濟體有顯著反彈;但疫情反覆,或疫苗短缺,也會牽制不少經濟體的復蘇步伐,甚至損害了民眾對未來的信心,以及令民眾對當地政府的不滿升溫。此外,變異病毒的出現,亦增加管控疫情的難度。不少經濟體在就業市場復蘇方面仍有挑戰。   內地是全球最早走出疫情陰霾的經濟體,經濟上保持動力和韌力,在應對管控疫情上,以科學為基礎作出果敢的決定,高效地管控了疫情。   美國方面,隨着當地疫情明顯減退,加上財政刺激措施的支持,經濟在過去幾個月持續復蘇。歐洲的疫情近期也見緩和,經濟氣氛有顯著改善。亞洲區內多個經濟體近月再受疫情侵襲,令防疫措施再度收緊,復蘇進程或會受到影響。

邱騰華向加拿大商界推廣香港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今日出席網上研討會,向加拿大商界介紹香港最新發展和營商優勢,並推介香港是當地企業進入中國內地和亞太地區營商及投資的理想門戶。   邱騰華在開場發言中表示,香港擁有自由開放經濟、法治和司法獨立等獨特優勢,即使面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帶來的衝擊,仍能迎難而上。   他引述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最新發表的《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指香港是2020年全球第三大外來直接投資目的地,吸引約1,190億美元外來投資,排名高於2019年的第五位,反映香港依然是理想投資地點。   邱騰華又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就國家安全立法,讓香港重回正軌,確保香港長期穩定與繁榮。中央政府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所述,以及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兩年以來對香港展示的支持,也為香港帶來很多發展機遇。   此外,在貿易強勁復蘇和特區政府持續投資的帶動下,香港經濟於今年第一季大幅反彈,按年錄得7.9%實質增長,按季亦增長5.4%。   應對疫情策略方面,邱騰華強調,特區政府控制本地疫情不遺餘力,在社區推廣疫苗接種,並先後推出四輪紓困措施協助企業繼續經營,保住員工就業。他表示,隨着香港疫情緩和,現時是加拿大企業到香港發展或擴展在港業務的理想時機。   網上研討會由香港駐多倫多經濟貿易辦事處和港加商會合辦,是「2021香港周」活動之一。邱騰華其後在問答環節跟與會者討論特區政府對商界的政策和支援,以及香港的抗疫措施等議題。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4/20210624_113803_20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血清檢測納金融業人士免檢疫安排

政府已將血清檢測納入金融業和上市公司合資格人士豁免強制檢疫的安排,作為新增要求。已接種新冠疫苗的獲豁免人士如取得血清抗體測試陽性結果,其檢疫期可縮短至七天。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回答議員葉劉淑儀的提問時表示,因應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轄下兩個科學委員會連同行政長官專家顧問團本月9日提出就加入血清檢測而調校檢疫安排的暫擬建議,政府於本周一宣布就調整抵港人士的檢疫安排作積極跟進,讓曾逗留中高風險地區並已接種疫苗的抵港人士在取得血清抗體測試陽性結果的情況下,縮短強制檢疫期。   有關安排現已納入金融業和上市公司合資格人士豁免強制檢疫的安排,血清測試結果為陽性的獲豁免人士檢疫期可縮短至七天。   許正宇又說,有關豁免檢疫安排可達到風險為本、高度管制和嚴格監控的要求,特別是豁免申請須由直接受金融監管機構或香港交易所監管的金融機構或上市公司提交,並由相關監管機構監察。政府會根據豁免檢疫安排的實施情況,考慮將來會否引進其他相關安排。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3/20210623_185151_83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首階段人口普查今展開

2021年人口普查今日展開,搜集住戶數據以便政府制定政策,以及規劃全港和各區社會服務、設施。政府統計處會陸續寄出通知信。   人口普查分兩階段進行,首階段即日起日至7月17日,主要以非面對面接觸的方式搜集住戶數據,受訪住戶可上網填寫和遞交問卷、接受電話訪問或寄回已填妥的問卷;次階段由7月18日至8月4日,巿民除了繼續沿用上述方式提交資料,統計處也會安排統計員到訪未回應的住戶,協助他們填交問卷。   全港約一成住戶經隨機抽選須提供詳細資料,包括住戶成員多方面的人口及社會經濟特徵;其餘約九成住戶則會接受簡單的點算,只須提供住戶成員的基本人口特徵資料,這類住戶會隨通知信收到紙本問卷。   統計處處長陳萃如說,人口普查搜集得來的統計資料對規劃香港未來發展至為重要,她呼籲市民合作,提供準確資料。所有資料會嚴加保密,只用作編製統計數字,不會作其他用途。全部問卷將在人口普查開始後12個月內銷毀。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3/20210623_163309_51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期望商界推活動 增消費券效益

史立德會長(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陳國民主席(香港品牌發展局主席)、各位台上的主禮嘉賓、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今日我很榮幸出席今晚的2019及2020年品牌選舉頒獎典禮。正如國民主席所講,典禮因為疫情一再延期,今天終於有機會在這兒與各位工商界的朋友再次聚首一堂,分享獲獎企業的喜悅,我感到特別高興。   不經不覺,香港品牌選舉已經舉辦超過20年。本地企業多年來不斷精益求精,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水平,以卓越的營銷策略,成功創立了不少傑出的香港品牌。今天獲嘉許的品牌不單有家傳戶曉的老字號,亦有許多生力軍。它們都是通過嚴格審核,脫穎而出,得到社會各界的認同,絕對是實至名歸。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全球經濟,亦為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政府在去年財政預算案和防疫抗疫基金下推出超過3,000億元的紓困措施,而今年的預算案亦推出超過1,200億元的逆周期措施,希望可以為企業和市民提供支援。   其中,為鼓勵本地消費以增強我們經濟復蘇的動力,同時推動電子支付工具的廣泛應用,預算案建議推出電子消費券計劃,相關細節已在上星期公布。合資格市民可在7月4日至8月14日登記分期領取消費券,其中首期2,000元消費券,最快可於8月1日領取。我期望各位商界朋友都推出相應的推廣活動,增加市民消費意欲,帶旺我們市面的氣氛,讓消費券發揮乘數效應,加大對經濟的裨益。   此外,為支援企業開拓更多樣化的市場,預算案向BUD專項基金(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再度注資15億元,並建議將基金惠及範圍優化,包括進一步增加每家企業的累計資助上限至600萬元,以及擴大資助地域範圍。新措施將於7月起分階段推出。   同時,為進一步支援企業充分利用線上線下渠道進行本地市場推廣活動,並維持香港作為大型商品展覽中心的領導地位,政府於今年4月起擴大市場推廣基金(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的資助範圍;以及放寬基金原本只限中小企業申請的限制,為期兩年。   我鼓勵在座各位朋友多利用政府提供的資源,積極發展電子商貿、應用創新科技和開拓新市場,進一步擴展你的業務。   我非常感謝中華廠商會和香港品牌發展局多年來在推動本地品牌發展的努力,包括舉辦香港品牌節、香港.進.品牌大灣區等系列活動,協助香港企業在內地市場推廣其產品及品牌,為香港企業的長遠發展搭橋鋪路。  

續辦交流會 促進經貿合作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一帶一路」辦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貿易處合辦線上交流會,介紹位於印尼的兩個經貿合作區和柬埔寨的經濟特區,約400人登記參加。   交流會介紹位於印尼的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和華夏幸福卡拉旺產業新城,以及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並讓有意在東南亞國家聯盟境外經貿合作區開拓業務的香港企業了解當地投資政策、設施和支援服務、合作區優惠措施,鼓勵他們利用合作區把握「一帶一路」機遇。商經局「一帶一路」專員葉成輝和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兼貿易處負責人劉亞軍在會上發言。   葉成輝說,國家與東盟十國、澳洲、日本、韓國和新西蘭共15個經濟體去年11月簽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協定,涵蓋全球貿易總額約三成。特區政府會與協定的成員經濟體保持聯繫,爭取他們支持香港在協定生效後盡早加入,以進一步強化經貿關係。   他表示,商經局與國家商務部一直就推動香港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緊密合作,並計劃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穩定後再次組織香港和內地企業「聯合走出去」,到合作區實地考察,共同抓緊環球經濟復蘇的商機。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公使銜參贊石資明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柬埔寨王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代表張錦在交流會上介紹兩地的投資環境和產業發展狀況。有關經貿合作區的管理人員和企業代表也闡述合作區情況和分享在當地的投資經驗。   商經局「一帶一路」辦公室和中聯辦經濟部貿易處已舉辦兩場線上交流會,涵蓋五個位於四個東盟國家的境外經貿合作區。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2/20210622_185408_71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5月通脹1%

政府統計處公布,5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較4月升幅0.8%為高;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0.2%,略高於4月的0.1%。   統計處指,5月通脹率略高,主要是外出用膳及外賣費用升幅擴大和新鮮蔬菜價格跌幅收窄所致。   各類綜合消費項目中,水電燃氣、交通、衣履、基本食品、外出用膳及外賣、雜項服務和耐用物品價格上升,雜項物品、住屋和煙酒價格則下跌。   政府表示,5月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微升,消費物價指數所有主要組成項目承受的價格壓力仍然輕微。儘管本地疫情趨於穩定,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的按年升幅略為加快。   展望將來,外圍價格壓力短期內可能因環球通脹而稍增,但由於本地經濟仍在低於生產容量的水平下運行,整體通脹應大致受控。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2/20210622_163438_03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iBond申請最多獲發三手

市民認購第八批通脹掛鉤債券iBond反應踴躍,申請人數和總額均創出新高。政府今日公布配發結果,有效申請均獲發債券,最多可獲三手,最終發行額為200億元。   政府表示,有效申請共709,198份,本金總額逾539億元,兩個數字均創出2011年首次發行以來的新紀錄。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在目前持續低息和不確定的投資環境下,通脹掛鉤債券為市民提供安全和回報穩定的投資選擇,也進一步提高大眾對債券投資的興趣和認識,有助促進香港零售債券市場發展。   認購一至兩手債券的申請共55,381份,將獲全數配發。至於653,817份認購兩手以上的申請,則會先獲發兩手債券,抽籤後其中605,727份申請會獲多配一手。   債券周三發行,翌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21/20210621_163707_39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善用香港優勢 貢獻國家發展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興今天能通過視頻參與2021鳳凰網(夏季)財經峰會,與各位國內外政、商、學界領袖交流。這次峰會的主題是「新局與敢為」,我希望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在全球大變局下,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將如何抓緊其中的機遇,積極參與祖國的新發展格局,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並同時為香港的經濟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   過去兩年,香港雖然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包括社會動亂和新冠疫情,但有賴中央對香港的大力支持,包括全國人大常委會去年制定《香港國安法》,在香港頒布實施,以及在今年通過經修訂的《基本法》附件一及附件二,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恢復了香港的社會穩定和政治安全。這兩項重大的舉措和特區政府不斷完善的制度體系,讓「一國兩制」的實施能回到正確的軌道,也為香港的進一步發展開了新局。   有了一個向好的局面,也需要有自身的優勢。過去兩年就充分說明了香港這個城市是經得起風浪的,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這個金名片,絲毫沒有受損。事實上,香港穩健成熟的監管制度及嚴謹的風險管理措施,令香港的金融系統在困難時期表現出非凡的韌力和穩定性。聯繫匯率制度一如既往運作良好,股票市場暢旺,港元市場於2020年錄得資金淨流入,反映投資者對香港資本市場的持續興趣及信心。銀行體系保持穩健,存款總額在2020年全年較對上一年上升5.4%,主要銀行的流動性及資本充足率都遠高於國際的監管標準;金融服務業的其他環節如保險市場都運作有序。   香港雖然擁有金融系統的深厚根基,但不能自滿。為了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本屆政府自上任以來就主動出擊,以政策、稅務優惠和適當的財政投入,全方位促進金融業的發展。在證券業方面,我們支持香港交易所在2018年修訂上市規則,迎來新經濟公司上市集資,到目前為止,一共有50所屬於同股不同權、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及在香港作第二上市的公司在本港上市,它們現在的總市值已經超過12萬億港元。我們在過去兩個立法年度,一共提出並獲得立法會通過七項條例草案,推動證券業、保險業、資產管理和強積金制度的發展。在債券市場方面,現時我們在政府債券計劃和政府綠色債券計劃下持續發債,並會擴大兩個計劃的規模,滿足投資者對於優質的政府債券不斷上升的需求,同時推動債券市場的發展,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領先債券市場的地位。我們也期望盡快落實債券通南向交易,以進一步

消費券計劃有助推廣電子支付

今天是父親節,祝願各位父親身體健康、工作愉快,大家和家人一起度過一個輕鬆愉快的節日。   消費券計劃正式公布,這是特區政府首度推出的新舉措,面向720萬名市民、十多萬家商戶,不同的應用場景,整套運作可說是「萬事從頭起」,從登記流程到使用詳情都是大家很關心的資訊,我們也積極向市民及不同團體解說,盡量解答相關的細節與安排,消費券計劃網站亦上載了相關資訊供大家參考。   過去幾天在記者會、電視電台節目或不同的解說會,大家最關心的是登記及使用詳情,讓我就幾個常見問題再作解釋:   1. 登記人如何才能符合在港居住的要求?   在港居住的定義是在今年6月18日之前的兩年內曾身處香港,有關做法是考慮到疫情可能影響部分市民回港的安排。在境外升學或參加勞工處推行的工作假期計劃,又或參與綜援長者廣東或福建省養老計劃、廣東計劃或福建計劃的長者,都符合申請資格。   2. 如果選用八達通登記領取電子消費券,是否僅限個人八達通卡才適用?   不是的。無論是實名登記的八達通卡,抑或是普通八達通卡,都可用作登記領取消費券。   3. 遞交電子登記後,會否有手機短信作確認?   會有的,短信會發送至你提供的本地流動電話號碼,列出相關登記的參考編號,以作日後的查閱之用。   4. 透過支付寶香港、WeChat Pay HK或Tap & Go拍住賞領取第一張、價值2,000元的電子消費券後,可否連同第二張、價值3,000元的消費券合併使用,以作大額消費?   可以的。   不少長者亦關心電子消費券的登記及使用詳情,昨天與一些老友記聊天時感受到,他們對新事物也很感興趣,大家高興的討論準備如何使用即將到手的消費券。當中,有些長者傾向以八達通收取消費券,另外也有些老友記希望試用新產品,學習透過智能手機使用電子錢包,部分更加已經是高手,對透過智能手機使用儲值支付工具非常嫻熟。   電子消費券也成為近日網上的熱門搜尋,大家一方面聚焦如何登記、如何使用,也有不少朋友已在計劃如何消費,例如子女夾份買禮物送給父母、朋友們相約聚餐,也有人在密切注視如何能槓桿儲值支付工具營運商及其他商戶提供的優惠。無論如何消費,可以預期這計劃將為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業市道注入力量,更重要的是推動儲值支付工具的普及應用,全力加速本港電子支付平台的搭建和數碼經濟的發展。   齊齊

電子消費券7月4日起接受申請

政府宣布,財政預算案提出的5,000元電子消費券7月4日至8月14日接受登記,金額按支付工具分兩至三期發放,以電子方式於首兩星期內登記者可於8月1日獲發第一期消費券。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今日在記者會上介紹計劃時表示,凡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新來港人士,只要過去兩年沒有長時間不在香港,均可申領電子消費券,而參與廣東或福建計劃的長者、在境外求學的學生等屬特殊情況人士也屬符合資格。他指,合資格申請者約720萬人,涉及款項約360億元。   登記分為電子和書面方式,市民應盡量以電子方式登記。政府中央登記系統7月4日早上6時起接受網上登記;採用書面方式者則可填寫登記表格,並由7月5日起將填妥的表格連同香港身份證副本投入設於郵政局、公共屋邨辦事處等500多個地點的收集箱。   電子消費券通過四家營辦商發放,其中經支付寶香港、Tap & Go拍住賞和WeChat Pay HK獲取的消費券先後發放2,000元和3,000元,前者有效期為五個月,後者有效期為三個月,市民可將兩期合併使用。   在7月4日至17日完成的電子登記,申領者可於8月1日取得第一期消費券,第二期則於兩個月後即10月1 日發放;兩期消費券均於12月31日到期。至於7月18日至8月14日完成的電子登記及所有書面登記,申領者可於9月1日取得第一期消費券,第二期則於11月1 日發放;兩期消費券均於明年1月31日到期。   通過八達通獲取的消費券則分為三期,首兩期各為2,000元,相隔兩個月發放,而第三期的1,000元將於第一期金額發放起計的指定期間內「合資格消費」累積總額滿4,000元後發放。   電子消費券適用於本地零售、餐飲和服務業的實體和網上店鋪,但原則上不適用於政府收費、公用事業收費、公共機構收費、教育開支、購買金融產品或服務、捐款等。   陳茂波表示,政府希望藉該計劃刺激市民消費意欲,讓所涉金額在本地經濟流轉,推動經濟復蘇。此外,電子支付對未來零售發展屬重要市場基建,此計劃有助鼓勵更多市民和商戶使用電子支付方式。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8/20210618_162415_26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有需要者可獲豁免分期繳稅附加費

稅務局表示,因財政困難而未能依時清繳稅款者,可在繳稅期限日前申請分期繳稅。獲批人士如能依期繳交所有分期款項,可獲豁免徵收附加費。   有關豁免適用於今年5月至明年5月期間發出的2020至21課稅年度薪俸稅、利得稅和個人入息課稅稅單的納稅人,豁免期以繳稅期限日起計的一年為上限。   此外,2019年12月至2022年5月發出的2018至19課稅年度稅單,和2020年8月至2022年5月發出的2019至20課稅年度稅單,納稅人也可按稅務局早前推出的紓困措施申請豁免分期繳稅附加費。   稅務局表明,豁免措施不適用於須在離港前清繳稅款的人士和物業稅納稅人。   詳情可參閱稅務局網頁或致電187 8033。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8/20210618_174218_15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5月綜合利率跌至0.2厘

金融管理局公布,5月底綜合利率為0.2厘,較4月底下跌1基點,反映月內存款的加權資金成本減少。   綜合利率根據零售銀行提供的資料編製,反映銀行平均資金成本。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8/20210618_165128_89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分階段落實新查冊安排

政府將分階段落實《公司條例》下的新查冊安排,公司登記冊須以董事通訊地址代替通常住址,以董事、公司秘書和其他相關人士部分身分識別號碼代替完整號碼供公眾查閱。相關附屬法例今日刊憲。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表示,近年社會日益關注公共登記冊所載的個人資料是否獲足夠保障,政府認為現時是適當時候實施《公司條例》訂明的新查冊安排,確保公眾可繼續查閱公司登記冊,同時加強保障個人資料。   該局4月就新查冊安排諮詢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並與持份者緊密溝通,優化實施細節,包括訂定哪些人可查閱屬受保護資料的通常住址及完整身分識別號碼,以及推出行政措施讓查冊人有效辨認董事身分。   可查閱受保護資料的指明人士涵蓋資料當事人及其授權人、有關公司成員、公職人員及公共機構、因執行法定職能而須使用受保護資料的人士或機構、律師行執業律師、執業會計師、銀行和根據《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規管的金融機構及指定非金融業人士。   新查冊安排分三階段實施。8月23日起,公司可在其登記冊上以董事通訊地址代替通常住址,董事和公司秘書也可以部分身分識別號碼代替完整號碼讓公眾查閱。   第二階段由明年10月24日開始。公司登記冊董事索引所載的受保護資料須以通訊地址及部分身分識別號碼代替,供公眾查閱。同時,向公司註冊處登記的文件中所載的受保護資料不再讓公眾查閱。指明人士可向公司註冊處提出取覽受保護資料。   2023年12月27日起,資料當事人可向公司註冊處申請不提供在第二階段開始前已登記文件中所載的受保護資料,並以通訊地址和部分身分識別號碼代替,以供公眾查閱。指明人士可向該處提出取覽受保護資料。   七條相關附屬法例今日刊憲,包括《2021年〈公司條例〉(生效日期)公告》、《2021年〈公司條例〉(生效日期)(第2號)公告》、《2021年〈公司條例〉(生效日期)(第3號)公告》、《公司(住址及身分識別號碼)規例》、《2021年公司紀錄(查閱及提供文本)(修訂)規例》、《2021年公司(非香港公司)(修訂)規例》和《2021年公司條例(修訂附表11)公告》,下周三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程序。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8/20210618_114318_565.html?utm_source=dlvr.it&ut

經濟漸見曙光 抗疫必須持續

史立德會長(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譚鐵牛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楊義瑞副特派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劉朝輝副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副參謀長)、梁君彥主席(立法會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很高興今晚出席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第42屆會董就職典禮。   廠商會自1934年創會以來,一直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商會之一,多年來不但推動香港的工業發展,亦團結和領導業界應對不同時期的挑戰,對香港的經濟發展貢獻良多。   由廠商會牽頭成立的香港品牌發展局,以及自1938年開始舉行的工展會,在推動香港品牌發展方面擔當了重要角色。廠商會亦積極參與和支援各類社區以及慈善活動,銳意培育人才以及扶助弱勢社群,鼓勵業界回饋社會,備受各界肯定。要說廠商會本身也是香港的優質品牌,可說是當之無愧。   我希望藉此機會感謝廠商會一直堅定支持及配合特區施政。最近的例子,便是廠商會支持政府抗疫的工作,呼籲市民接種疫苗。政府致力管控疫情,透過外防輸入及內防擴散雙管齊下的策略,我們已成功把本地確診個案數目維持於甚低水平;但香港要全面戰勝疫情,推動市民廣泛接種疫苗是必須的。政府在本月初啟動了「全城起動  快打疫苗」運動,感謝廠商會積極響應,推出「有種·有賞」計劃,撥出300萬元供已接種疫苗的市民進行抽獎,另外亦提供其他消費優惠,相信將有助鼓勵市民接種疫苗,提高社會整體抗疫力。我知道部分提供獎賞的商戶代表亦有出席今晚的典禮,我在此感謝廠商會及各位商戶的支持。   香港經濟已漸見曙光。受惠於內地等市場帶動的環球經濟復蘇,整體貨物出口在今年頭四個月錄得超過三成強勁升幅,失業情況開始改善,而一些大型活動,由消費品展覽會、藝術展以至運動比賽,也逐漸恢復舉辦。廠商會年度盛事工展會今年一定要成功舉辦,特區政府會予以全面配合。經濟復蘇數字是清晰的,第一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7.9%,結束連續六個季度收縮。只要疫情持續改善,我們估計今年經濟增長可望達到5.5%,而剛剛在今日下午公布的2021年3月至5月的失業率,也由2月至4月的6.4%,下跌至現時的6%,同期的就業不足率也由3.3%下跌至2.8%。這些好消息固然令人鼓舞,但大家必須持續努力,才可保住這個良好勢頭。從世界其他地方的經驗看到,反覆的疫情可一直拖累經濟復蘇。因此

香港競爭力排名全球第七

國際管理發展學院發布《2021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排名全球第七位,去年則排名第五位。政府指,年報繼續肯定香港在多方面的優勢,政府對香港長遠經濟發展和競爭力充滿信心。   四個競爭力因素中,香港在政府效率的排名維持在榜首,但在經濟表現、營商效率和基礎建設的排名則稍低於較上一份報告。   在子因素方面,香港在商業法規繼續排名在全球第一位,在國際貿易、稅務政策、金融和管理方式的排名均保持於全球前三名。   政府表示,作為一個細小和開放型的經濟體,香港過去幾年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但當局有信心香港的法治和司法獨立、自由的貿易和投資制度、簡單低稅制、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高效的政府等制度優勢,並未受到影響。   政府在鞏固自身的制度優勢時會致力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地位,並發展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國際航空樞紐和綠色城市。此外,政府會加強在基礎建設和創新科技方面的投資,為發展增添動力。   展望未來,亞洲各經濟體,特別是內地,將繼續是環球經濟增長的引擎。在「一國兩制」的安排下,香港將繼續發揮好門戶、跳板和中介人的獨特角色,並積極融入國家新發展大局,把握好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倡議等重大發展戰略的機遇。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7/20210617_195024_13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4月出口貨量升19.7%

政府統計處公布,4月商品整體出口貨量按年上升19.7%,進口貨量升21%;整體出口價格升4.2%,進口價格也升4%。   經季節性調整,截至4月為止的三個月與對上三個月比較,整體出口貨量升12.3%,進口貨量升7.6%。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7/20210617_182818_63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發揮優勢 開拓雙循環發展機遇

高雲龍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主席)、譚天星副部長(中央統戰部副部長)、袁武會長(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主席(2021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主席)、譚鐵牛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劉光源特派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興今天參與2021中總世界華商高峰論壇。論壇以「連繫大灣區 輻射一帶一路」為題,探討香港如何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用好國家積極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下的重大發展戰略,目標是通過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經濟協同發展,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地處國家沿海開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區域為廣闊發展腹地,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   作為一個高度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經濟體,香港能積極發揮大灣區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與其他城市拼船出海,開拓海外市場和機遇,包括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2019年2月中央頒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就明確支持粵港澳共同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強化香港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支持香港成為解決「一帶一路」建設項目投資和商業爭議的服務中心。規劃綱要亦提出要發揮香港在金融領域的引領帶動作用,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平台。   今年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必須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開拓國內國際雙循環所帶來的龐大機遇。而憑藉近水樓台的優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正是香港在雙循環發展中的最佳切入點。香港如何用好「一國兩制」的優勢,積極參與其中,實在至關重要。   在經濟發展方面,《十四五規劃綱要》一如既往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競爭優勢。我們要用好國家對香港四個傳統中心的支持,四個傳統中心是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包括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國際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的業務;第二是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運中心;第三是支持香港提升國際商貿中心;第四是支持我們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我們也必須掌握好四個新興中心帶來的機遇:第一是支持我們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第二是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中

許正宇率證券業代表訪數碼港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率領證券和投資業界代表到訪數碼港,了解金融科技領域的最新發展。   許正宇與業界代表會晤數碼港行政總裁任景信,隨後與四間剛在「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下獲批資助的初創公司會面,分別為Alphalion、iFinGate、iDDY、Lora Technologies。   初創公司向各人介紹其領先科技,涵蓋以科技提升證券行結算系統、人工智能數據分析、認識客戶、人工智能投資管理平台等範疇,並談及項目細節和應用。   許正宇表示,金融科技已由概念變為幫助業界營運的真實選項,可為證券業的前、中、後台業務流程提供技術方案,協助業界轉型。   他表示,財庫局今年2月下旬委託數碼港執行「拍住上」計劃,首階段接獲逾80項申請,54宗獲批,批出金額約610萬元。有關項目涵蓋監管科技、財富管理科技、支付系統、保險科技、銀行開放應用程式介面,以至跨金融界別和涉及香港與粵港澳大灣區或東盟等地區的跨境應用。   他表示,計劃第二階段申請本月底截止,業界應把握機會,積極提出和測試各項嶄新可行的金融科技應用方案和產品計劃,開拓更多業務。   「拍住上」計劃鼓勵金融機構夥拍金融科技企業就創新金融服務產品進行概念驗證測試,每個獲批項目可獲最多十萬元或15萬元的一次性直接資助。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6/20210616_182104_59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鄭若驊出席亞太經合組織視像會議

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今日出席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結構改革部長視像會議,以經濟震盪後的結構改革與復蘇為中心主題,討論區內應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結構政策措施。   鄭若驊表示,要令經濟持續發展,必須設立有利於持續增長的全面法律框架和良好規管做法,並提到律政司去年推出的願景2030---聚焦法治計劃概念源自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   她強調,香港致力支持亞太經合組織的可持續發展,也會分享作為綠色金融和交易中心的經驗,包括推出多項支持綠色創新科技和金融的措施,如低碳綠色科研基金、政府綠色債券計劃、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助計劃、與亞太經合組織網上爭議解決合作框架一致的2019冠狀病毒病網上爭議解決計劃,以及與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探討合作研究有關網上爭議解決議題以加速數碼創新。   對於會議提到強化亞太經合組織結構改革議程、第三期方便營商行動計劃和主題為結構改革與震盪後綠色復蘇的2022年亞太經合組織經濟政策報告,鄭若驊表示支持。   她又說,香港與亞太經合組織最近就設立經濟法律基建專門基金簽署諒解備忘錄,希望所有經濟體進行結構改革工作時受益。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6/20210616_165249_76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海洋公園條例修訂周五刊憲

《2021年海洋公園公司(修訂)條例草案》周五刊憲,以修訂《海洋公園公司條例》,提供明確法律基礎,賦權海洋公園公司推展公園的未來策略。法案下周三在立法會首讀和二讀。   政府去年年中連同海洋公園公司就公園的未來路向展開重新審視工作,並於今年年初公布未來策略,以期將公園轉型為專注於保育和教育、扎根自然並結合歷險與娛樂元素以提升訪客體驗的度假勝地和休閒區。   當局已於3月19日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相關財務安排,修訂法例旨在落實海洋公園公司推展未來策略的下一步工作。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6/20210616_121417_19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許正宇向印度商界介紹香港優勢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今日透過網上研討會,向約200名印度商界領袖和資深企業代表介紹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優勢和可提供的商機。   印度市場潛力龐大,去年是香港第九大貿易夥伴,兩地的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於2018年起生效。香港金融服務業具備廣泛競爭優勢,正好配合印度企業的業務拓展策略。   許正宇在研討會上介紹香港的制度優勢,並指香港即使面對2019冠狀病毒病帶來的挑戰,金融市場表現維持堅韌穩健。   他表示,香港經濟活力十足,今年首季經濟增長展現強勁復蘇,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可觀,資金持續流入金融市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星期發表的報告也再次肯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穩健強韌的金融體系、有效的宏觀經濟和審慎政策,以及健全的規管及監管框架。   他又說,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為香港金融服務業帶來龐大新機遇,即將實施的跨境理財通將擴大金融業顧客群,強化香港管理資金跨境流動的角色。   此外,政府已為發展金融科技制訂相關策略,以資助和政策培育其生態系統。許正宇歡迎印度金融服務企業,包括金融科技初創公司,發掘香港的龐大商機和綜合優勢。   網上研討會由香港駐新加坡經濟貿易辦事處和投資推廣署合辦,參與的印度企業來自多個行業,包括金融服務和顧問公司。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5/20210615_224311_604.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促進境外經貿合作區交流會舉行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一帶一路」辦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經濟部貿易處今日舉辦線上交流會,介紹馬來西亞的馬中關丹產業園和泰國的泰中羅勇工業園,約400人登記參加。   交流會旨在增進有意在境外經貿合作區開拓業務的香港企業對當地投資政策、設施和支援服務、合作區優惠措施等方面的了解,並鼓勵他們利用合作區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一帶一路」專員葉成輝和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兼貿易處負責人劉亞軍在交流會上發言。    葉成輝指出,面對環球不明朗經濟情形和地緣政治變化的外部挑戰,不少企業均檢視營運和生產模式,並藉着投資或開拓海外市場和生產點發掘新市場,國家於海外建設經貿合作區正好為企業提供「一帶一路」理想切入點。    他表示,五個位於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和柬埔寨的合作區可能較適合港商。商經局正與國家商務部探討可便利港商的措施,以試點形式幫助港商利用合作區發展業務。    國家商務部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司副司長李永軍在會上介紹境外經貿合作區建設的整體情況。兩個經貿合作區的管理人員和企業代表分別介紹相關合作區的情況,並分享在當地的投資經驗。    第二場交流會下周二舉行,介紹三個位於印度尼西亞和柬埔寨的經貿合作區。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5/20210615_184134_27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修訂電檢指引無損表達自由

(可按這裏收看整個會見傳媒的手語翻譯短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明白政府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指引令業界產生焦慮,當局會與業界溝通,釐清指引內容,她深信新指引不會扼殺創意產業的表達自由。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指香港過往沒有《香港國安法》,舊指引沒有出現過有關國家安全的概念,修訂指引旨在讓檢查員知道《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評審電影須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作考慮。   新指引上周五發出,林鄭月娥說,明白業界會產生一些焦慮,如同很多人在去年6月推出《香港國安法》時的反應。她認為需要時間與業界溝通,解釋指引內容,或把部分指引更具體化,從而減少疑慮。她深信修訂指引不會扼殺香港創意產業的表達自由,正如《香港國安法》並沒有影響絕大部分市民的自由。   她指,《香港國安法》落實將近一年,過去近12個月表達自由的行為大致上仍然繼續,唯獨不可違反法律,包括《香港國安法》,否則當局會嚴格執法,懲治違例者。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5/20210615_102613_42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會展業資助計劃延長至明年6月

政府宣布,延長會議展覽業資助計劃六個月至明年6月30日,以回應業界要求,讓更多會展活動受惠。    計劃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去年10月3日推出,向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和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辦展覽和國際會議的主辦機構提供百分百場租資助;另一部分去年11月30日實施,資助所有參與香港貿易發展局展覽的參展商和主要會議的參加者50%費用。    截至5月31日,計劃共資助31個展覽,資助額約6,100萬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4/20210614_110535_04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推動債市發展 分享金融成果

最新一批的通脹掛鉤債券(iBond)結束認購,反應十分熱烈,超過71萬人申請,比去年發行的一批債券大幅增加55%;初步認購總額超過545億港元,比去年多40%,兩者都創出2011年發行以來的新紀錄。基於認購反應理想,我們會將這次發行額由原來的150億元調高至200億港元。   繼發行iBond後,我們會緊接在本月底公布新一批銀色債券(Silver Bond)的發行詳情。我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已公布,這批銀色債券的發行額將不少於240億港元,而合資格認購年齡亦會由65歲降低至60歲,可為更多長者提供一個在現時低息環境下,有不錯回報又穩定可靠的投資選擇。同時,亦可推動潛力龐大的銀髮市場產品發展。   在年初編製財政預算案之時,環球通脹及息率仍然偏低,而股票市場則很熾熱,無論是iBond抑或銀色債券的吸引力也許並不突出。然而,當時我們的研判是股票市場波動難免,而海外主要經濟體持續量寬、資金泛濫,勢必導致通脹有升溫的壓力,從而增加對這類跟通脹掛鉤並設有最低回報率保證的產品的需求,故此決定再次發行並預留加碼空間,讓市民分享到金融市場發展的成果,並繼續推動本港債市的發展。剛好在過去數周iBond接受認購申請之際,美國通脹呈升溫趨勢,迅即令通脹掛鉤產品吸引力格外突出,有利於認購氣氛。對未來抱有期盼、對趨勢作出研判,從而部署現在,這種從未來看現在的思維,往往可以發揮一石二鳥之利。借助發展政府債券,以推動本港債券市場的發展,既現在受益,更有利未來。   我在財政預算案公布的電子消費券計劃,同樣希望達到這一箭雙鵰的效果:既刺激消費、帶旺經濟,亦推動電子支付的廣泛應用。新冠肺炎疫情令電子支付及網上銷售更廣泛被接受和使用,相繼有調查指出,電子交易模式將是未來全球市場的主流趨勢及增長所在。當周邊城市在這方面迅速發展之際,如果我們停滯不前,未來勢必削弱本地企業和小商戶的經營空間,消費者的產品選擇和能享受的便捷度也會被犧牲,亦不利數碼經濟在香港的整體發展。   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服務發展蓬勃,但在消費層面的電子支付及網上銷售卻仍有很大的提升及增長空間。舉例說,今年首四個月本港網上商品零售總額逾81億元,比去年同期多53%,遠高於整體零售銷售8.3%的增幅。然而,這個正高速增長的網上銷售部分,僅佔本港總零售額的7%,比率遠低於內地的逾20%,意味本港仍有頗大的提升空間。  

廣泛聽取意見 優化查冊安排

我們在今年4月向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建議,實施現行《公司條例》中保護公司登記冊上個人資料的相關條文。將來登記冊上會以董事的通訊地址取代通常住址並只顯示部分身分識別號碼(註1),供公眾查閱。法例下的指明人士(註2),例如獲當事人授權人士、清盤人及公職人員等,則可向公司註冊處處長提出取得董事通常住址及完整身分識別號碼。經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我們收到不少優化安排的建議。本着平衡公眾獲取所需公司資料及保障個人私隱的初心,我們將在實施新安排時加入多項法例及行政優化措施。   納入更多指明人士   在擬定新安排所需的附屬法例時,我們計劃將執業會計師、於律師行執業的律師、銀行,以及其他受《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下規管的金融機構(註3)及指定非金融企業及行業人士(註4),納入為指明人士。在與業界交流過後,我們仔細研究了相關工作涵蓋範圍及流程,理解金融及專業機構在進行有關金融及商業交易的合規及盡職審查(例如防範洗錢及恐怖分子籌集資金等)工作時,未必輕易獲得有關董事的授權以取覽其完整資料。而律師處理司法程序事宜時,亦有機會須適時取得董事的完整資料以傳遞法律文件。將上述人士/機構納入為指明人士,有助確保香港金融、商業及公司管治制度的穩健,以及繼續維持打擊洗錢制度的高效水平。   要特別指出的是,獲納入的指明人士取得的董事個人資料,只可嚴格地用於其負責的職能。如個人資料遭濫用,相關人士除了可能觸犯法例,亦或須面對監管機構或其所屬專業組織的紀律聆訊及/或處分。   識別一人出任多間公司董事的情況   除了提供個別公司董事的詳情外,公司登記冊亦有助公眾識別一人出任多間公司董事的情況(cross-directorship)。識別cross-directorship有其廣泛用途:在金融及商業交易中,有助評估關連交易(connected transactions)情況;在進行僱傭權益申索時,有助僱員了解僱主是否出任其他公司董事。在新查冊安排下,我們將通過數據處理及整合排序,即使只提供部分身分識別號碼,仍然一目了然顯示董事的cross-directorship。這方法與部分業界組織建議的唯一董事識別號碼(Unique Director Identification Number)有異曲同工之處。具體顯示格式尚待研究,在此可以簡化示意圖說明我們的構想。   識別同名不同

資產財富管理發展大有可為

尊敬的楊建平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陳守仁會長(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創會會長)、林廣兆會長(兩岸和平發展聯合總會會長)、尊敬的林毅夫教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楊開煌教授(台灣銘傳大學教授)、各位專家、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下午好!今天很高興來到第二屆和平發展論壇,和大家一起討論國家十四五規劃給港台帶來的發展機遇。   國家在3月通過了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列出國家未來的發展目標、工作理念,以及重點任務,反映了國家對當前和未來國際局勢和內地發展的研判、回應和部署。十四五規劃表明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一項長期的發展戰略,以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和更安全的發展。而內需、科技和開放就是這個新發展格局的三大支柱。   內需方面,國家將以創新驅動有內涵的增長。而內地中產收入群不斷擴大,預計會由現時的大約四億人,增加至十年以後的大約八億人,會為內需提供持續的推動力。香港要抓緊這日益龐大和對質量要求不斷提升的內地市場。   科技方面,國家提出要自立自強,攻關核心技術,建設完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減少對西方國家的技術倚賴,同時發展戰略性的新興產業,打造數字中國,利用數碼技術賦能各個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在新的科技上建立新產業、開發新產品。   至於開放,就是把經濟發展建立在開放型經濟基礎之上,打通內外循環,促進出口,進一步優化與外部的分工合作關係,同時還要擴大優質消費品、先進技術、能源資源等進口。通過高質量的雙向開放和投資,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互惠發展關係,突破部分西方國家的圍堵。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十四五規劃中繼續是國家重大的發展戰略。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它是內、外循環的交匯點,是香港進入國內內循環的最佳切入點,而科技創新就是走進內循環發展的快速通道。同時,香港是大灣區城市群中開放水平最高、生產要素最自由進出和具有最全面環球商業網絡的城市。香港要強化跳板、中介人、國際人才庫、資金池,以及高增值服務平台等角色和功能,進一步豐富內地市場跟國際市場之間的對接,引領大灣區先行一步,建立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十四五規劃也都提到要促進內外貿法規、質量標準、認證認可等相銜接,香港的專業服務界別更有優勢發揮積極的角色。   香

金融領導委員會召開會議

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擔任主席的金融領導委員會今日舉行第16次會議,聽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金融監管機構介紹有關設立外地基金遷冊來港機制的立法建議。   委員同意有關建議有助吸引更多投資基金落戶香港,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的地位。   他們並聽取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和香港交易及結算所介紹有關研究在香港設立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制度的最新進展,且備悉港交所將在今年第三季就具體建議諮詢市場意見。   此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和金融監管機構向委員匯報有關研究如何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的工作。   會上,委員也備悉有關積金易平台項目的最新發展和主要立法建議。該平台為金融界的公用設施和重要基建,將通過提升營運效率和經濟規模為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成員帶來減費空間。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1/20210611_191034_15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張建宗向東盟商界介紹香港發展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今日出席網上研討會,向超過200名東南亞國家聯盟的商界人士介紹香港穩健的根基和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   網上研討會以「香港---東盟:同創機遇」為題,旨在向與會者介紹香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最新情況,以及為東盟地區企業帶來的機遇和效益。   張建宗表示,東盟自2010年起連續十年成為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香港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協定和投資協定自今年2月起全面生效,體現雙方經貿的重大聯繫。   張建宗表示對香港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關制定實施《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兩項重要決定令香港重回正軌,確保香港長期穩定與繁榮。   他強調中央政府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對香港予以充分支持,有關政策為香港帶來無限發展潛力,讓東盟投資者受惠。他邀請東盟商界把握龐大機遇,加強與香港的商貿往來。   張建宗並向與會者講述香港的抗疫經驗和策略,又回答與會者提問,其間提及香港熱切期望盡早在適當時機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鑑於其獨特優勢,香港加入協定可進一步加深區域經濟融合和合作,促進區域繁榮發展。   網上研討會由香港在東盟駐曼谷、雅加達和新加坡的經濟貿易辦事處,連同香港貿易發展局和泰國香港總商會主辦。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1/20210611_181518_20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外匯基金境外資產增275億

金融管理局公布,5月外匯基金境外資產增加275億元至40,361億元。   貨幣基礎為21,105億元,外匯基金對香港私營部門的債權總額為2,359億元。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1/20210611_163142_59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因應國安法修訂電影檢查指引

因應《香港國安法》實施,政府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指引,如影片可能危害國家安全或危害維護國家安全,電影檢查員應得出影片不宜上映的結論。有關修訂今日刊憲生效。   現行電影檢查制度下,檢查員須按條例所載準則,對擬公開上映的影片予以檢查和分級,並可按條例決定影片是否適宜上映、要求刪剪和附加條件。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表示,根據《香港國安法》第三條,特區行政、立法和司法機關應當依據該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規定,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因此,電影檢查員在履行條例下的職務時須遵守上述條文。   指引的主要修訂包括,檢查員應小心留意影片中對可能構成危害國家安全罪行或可能損害特區維護國家安全行為或活動所作的描繪、刻劃或表現等。   一般而言,如上映影片相當可能構成危害國家安全罪行,或整部影片及對觀眾的影響可能危害國家安全或危害維護國家安全,檢查員應得出影片不宜上映的結論。   該局表示,電影檢查制度建基於在保障個人權利和自由及保障合理社會利益之間取得平衡,上映影片時享有的發表自由等基本權利應受尊重,但行使該等權利時同時受由法律訂定、以達致合理目的而必須作出的規定所限制。   這些合理目的包括尊重他人權利或名譽、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保障公共衞生或道德等。   商經局局長可按條例不時安排擬備與條例不相矛盾的指引,就檢查員根據條例行使職能時採取的方式提出建議。當局指,是次修訂為檢查員的電影審查和分級工作提供更清晰指引。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1/20210611_103733_21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港新7月初檢視旅遊氣泡啟航日期

隨着新加坡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自6月初漸趨穩定,香港與新加坡兩地政府會因應新加坡疫情最新發展,於7月初檢視雙邊航空旅遊氣泡的目標啟航日期,並公布下一步安排。   香港政府表示,兩地政府上月17日公布航空旅遊氣泡延後啟航,其後一直密切留意兩地疫情,包括新加坡政府因應最新疫情發展實施的抗疫措施成效。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與新加坡交通部長易華仁定期溝通,雙方認為應繼續審慎檢視有關發展,以確保疫情保持穩定,然後於7月初決定航空旅遊氣泡的下一步安排。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0/20210610_174601_13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當局助業界確認市民疫苗接種紀錄

對於不同界別透過抽奬等活動鼓勵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表示感謝,指當局樂意合作,協助各界確認市民的疫苗接種紀錄,令抽獎安排盡快落實。   薛永恒今日出席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疫苗接種對香港能否盡快走出疫情非常重要,希望獲市民和企業支持。   他表示,市民使用「安心出行」記錄出行,同時可展示疫苗接種紀錄,相當方便。當局會繼續擴大措施,讓市民把疫苗接種紀錄放進其他電子工具。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10/20210610_115452_02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改革會計業監管制度乃大勢所趨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全球不同金融機構和金融中心均在討論如何在會計行業建立獨立監管的安排,可見改革會計行業監管實乃大勢所趨。   許正宇早前在網誌撰文介紹改革建議,他今日出席立法會會議後會見傳媒,指改革工作分三階段進行。    首先,諮詢已展開,除了業界和會計服務使用者,政府也會向立法會相關委員會介紹改革方案。   其次是主體立法工作,政府擬將規管所有核數師和專業會計師的職能從香港會計師公會轉移至財務匯報局,此安排需先訂立主體法律,然後再擬訂實施細則和附屬法例,許正宇期望明年推出。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09/20210609_124327_24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IMF肯定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政府歡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報告,再次肯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具備穩健強韌的金融體系、有效的宏觀經濟和審慎政策,以及健全的規管和監管框架。   基金組織在金融體系評估計劃下全面評估香港金融體系後作出結論,並在《金融體系穩定評估報告》中發表。   基金組織在報告中讚揚香港的宏觀經濟和審慎政策,為香港應對目前經濟放緩情況和未來衝擊提供重要緩衝。在龐大外匯儲備支持下,香港的聯繫匯率制度繼續為金融穩定帶來支持。   報告指,香港具備健全的規管和監管政策框架支持金融業發展,監察和監管系統性風險的體制架構也行之有效。   基金組織的嚴格壓力測試顯示,香港金融體系在極端嚴峻情況下仍維持穩健強韌。   報告肯定香港作為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擁有世界上其中一個規模最大的金融業。香港銀行體系資產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約9.5倍,且是多間具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盈利和總資產主要來源地。   報告指,香港作為全球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於2019年管理資產額相當於本地生產總值的十倍,同時擁有全球最大股票交易所之一,市值達6.1萬億美元。香港的人壽保險業規模位居全球前列。報告又指,香港也是亞洲區內最大的外匯掉期市場。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基金組織對香港金融體系的正面評價明確肯定政府在穩健政策、健全制度框架和市場基礎建設支持下,為維護金融穩定作出的長期努力。   他表示,政府會繼續鞏固核心範疇,充分發揮香港獨特優勢,並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領域,以確保香港長遠競爭力和長期繁榮。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感謝基金組織對香港金融體系的公正和持平評估,再次確認香港體系健全和穩定。   他說,當局會與監管機構保持緊密合作,維持香港穩健和具前瞻性的金融監管制度,並提升金融基建,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政府也歡迎基金組織的評估,確認金融體系的監管政策穩妥且與時並進。   報告指出,香港的銀行業監管和規管保持穩健,保險業監管局的成立加強業界的規管和監管。   報告也肯定當局多年來致力加強和提升金融基建,同時歡迎當局就應對氣候變化風險所作出的努力,包括計劃於2025年前實施與氣候有關的強制性財務披露要求、採用共通綠色分類目錄,以及推動為金融體系進行以氣候為重點的壓力測試。   報告指出,隨着2017年制定的《金融機構(處置機制)

國際綜藝合家歡門票明起發售

大型藝術節國際綜藝合家歡7月9日至8月15日舉行,呈獻富啟發性和賞心悅目的節目,與市民共度暑假。門票明日起發售。   國際綜藝合家歡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今年邀請多個本地藝團上演舞台節目,包括音樂劇、偶戲、戲劇、幼兒劇場、體驗劇場、多媒體音樂會等,並放映世界各地的兒童和青少年電影。   演戲家族的音樂劇《路比和嫲嫲的鐵路5號》為活動揭開序幕,由著名音樂人趙增熹擔任音樂總監,「蝦頭」楊詩敏和王耀祖夥拍一眾年輕樂手現場演出。   國際綜藝合家歡繼續製作網上節目,包括大細路劇團《多士妹與小飛俠的奇幻旅程》、偶友街作《糖果屋的甜不甩日記》、美聲匯《第4個智者》與《細路歌》音樂短片,以及延伸活動包括講座、展覽、工作坊等。   門票明日起於城市售票網發售。查詢可致電2370 1044。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08/20210608_162839_71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格魯吉亞稅務協定7月生效

政府宣布,香港與格魯吉亞去年10月簽訂的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將於7月1日生效,並對明年4月1日起任何課稅年度的香港稅項有效。   格魯吉亞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有關協定可讓從事跨境商業活動的人士更清楚確定其稅務負擔,有助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活動。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08/20210608_170541_08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政府擬進一步改革會計業監管制度

專業會計工作是金融市場及商業運作的重要基礎,為財務數據的可靠性提供保障,因此確保會計專業的監管水平對持續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及商業中心的地位至關重要。政府早在2018年訂立《財務匯報局(修訂)條例》,將規管上市公司核數師的職能,由香港會計師公會轉移至財務匯報局。這項改革標誌着香港開展獨立監管會計專業道路的里程碑,讓我們跟主要經貿夥伴(例如內地、英國、美國、新加坡及澳洲等)的相關安排看齊,交由獨立於行業的機構監管審計業。我們當時已提及,會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改革規管制度,目前正是合適時候推動進一步改革。   規管職能轉移後的新制度至今運作一年多,財匯局作為獨立監管機構多方面的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其中包括:   (一)規管職能:財匯局已完成上市公司核數師的首年度查察工作,範圍包括項目和質素監控制度,並就已完成的首次監督評估,以及香港上市公司審計市場的政策及管治發表報告。   (二)聚焦調研:財匯局就上市公司更換核數師是否需要監管介入,以及上市公司董事會如何更有效監督編製財務報表及進行內部審查進行調查研究。   (三)監管合作:財匯局與國家財政部於2019年就取得存放於內地的香港上市公司審計工作底稿事宜簽訂合作備忘錄,並成功取得首批審計工作底稿。該局也於今年與香港證監會就監管工作簽訂新的合作備忘錄,並正與其他機構包括港交所及廉政公署商討監管合作安排。   以上種種有賴財匯局充分發揮其獨立監管機構的優勢,有助我們維持市場的質素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及商業中心的地位。   延展獨立監管 持續提升專業   有見新制度過去運作順暢良好,財匯局的監管工作亦漸見成果,政府將啟動改革工作,進一步推動會計專業向獨立監管的方向發展。我們建議將財匯局現有的查察、調查及紀律處分權力,由目前只涵蓋上市公司核數師擴展至所有核數師(即包括所有執業會計師(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Practising)和執業單位(Practice Units)),以及專業會計師(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將有關會計師專業操守的主要規管工作交由財匯局執行,能更有效避免「自己人查自己人」,令規管制度的獨立性更有保障。同時,為配合財匯局增加的規管範圍,我們亦建議賦權該局負責發出會計師執業證書(practising certificate)